- 企业家如何迎接新挑战、抓住新机遇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怎样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每一个企业家都要思考的问题。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召开,面对已确定的2018年经济工作新任务和新政策,企业家更应认清中国经济大势,了解将要进行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从容抓住其中的新机遇,迎接可能的新挑战。
以下是企业如何积极参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建议:
第一,认清新形势。认清我国经济已由原来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高速增长同时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形势,认清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已进入新阶段导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总之,要抬头看路,要了解经济运行的拐点、高点、低点。只有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大势,才能选准投资时机。
第二,抓住新机遇。要抓住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带来的新机遇,特别是消费结构正在由“吃穿住行用”向“学乐康安美”(即学习需求、快乐需求、健康需求、安全需求、美丽需求)升级带来的新机遇,抓住工业化、城镇化进入新阶段带来的新机遇,抓住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推进带来的新机遇,抓住新一轮全球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新机遇,抓住全面改革深入推进带来的新机遇。尤其是要抓住十九大报告提到的节能环保产业、生态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大文化产业、大健康产业、现代农业等七大行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第三,迎接新挑战。要迎接高成本时代到来带来的挑战等。特别是,房地产及其上下游行业、“三高”(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行业、资源能源密集型重化工行业、受信息化和智能化冲击较大的行业、受反腐败和作风建设影响较大的行业等五组行业中的企业要准备迎接较大的挑战。
第四,培育新意识。一方面,要针对不同主体培育价值意识(针对投资者)、服务意识(针对客户)、政治意识(针对政府)、信任意识(针对员工)、协作意识(针对合作者)、感恩意识(针对家人)、良知意识(针对自己)。另一方面,要针对产品培育创新意识、效率意识、成本意识、工匠意识、国际意识、底线意识等。
第五,找准新定位。定位决定成败,定位是第一位的。企业如何找准新定位?首先,要找准市场定位,要知道目标客户是谁,目标客户的核心需求是什么;然后,要找准产品或者服务定位,围绕目标客户的核心需求提供他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接着,要找准模式定位,包括盈利模式定位和商业模式定位;随后,要找准组织机制定位;最后,要找准供应链定位、营销渠道定位和品牌形象定位等。
第六,开发新产品或新服务。要围绕节约环保产业、生态产业、新能源产业、大文化产业、大健康产业、新兴金融业、现代农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关的行业、军民融合产业、妇女儿童用品行业、信息产业及其上下游行业、人工智能产业、绿色制造业、物流快递行业等未来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开发新产品或新服务。要按照如下四个判断标准,去开发新产品或新服务:是否符合消费结构升级方向;是否符合绿色低碳世界潮流;是否符合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进步方向;是否符合政府政策鼓励的方向。
第七,制定新战略。战略对于企业而言很重要,每个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战略。比如,优势聚焦战略、创新图存战略、产品转型升级战略、抱团求存战略、安静冬眠战略、降低成本战略、防守反击战略等。
第八,开拓新市场。市场可分为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开拓国际新市场:一是重点开拓率先复苏的欧美发达国家市场;二是重点开拓具有后发优势的部分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市场;三是重点开拓“一带一路”沿线的交通节点城市、旅游胜地、资源富集区市场。开拓国内新市场:一是重点开拓具有后发优势的部分中西部地区市场;二是重点开拓国家政策支持地区市场;三是重点开拓生态环境相对比较好的地区市场。
第九,培育新要素。生产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资源等;另一类是高级要素,包括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企业要推进产品转型升级,就必须不断利用、整合、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要不断增加利用高级要素。
第十,立足新空间。很多企业总是在一个特定的空间中生存发展的,刚开始往往在一个较小的地方起步,但随着规模的扩大、档次的提高,需要越来越多地利用和整合各种高级要素,这时企业可以考虑将企业的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延伸到更大的城市中去,从更大的范围内整合资源。
第十一,塑造新品牌。品牌意味着竞争力,品位意味着高附加值。在当前形势下,塑造绿色低碳的品牌比较好,因为它符合世界潮流,符合消费者的偏好,符合政府政策的要求。
第十二,建立新组织。通过设立新组织,或者优化组织结构,将每个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有两个具体建议:一是可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设计一些临时性领导小组;二是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将原有金字塔式组织中不必要的环节,通过推进组织的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瘦身健体”,降低组织成本。
第十三,建立新制度。比如创新企业的产权制度、公司治理制度、激励约束制度和各种管理制度。在经济相对低迷的时期,有两件事应该优先干:一是强化学习培训,练内功;二是创新优化企业制度,培育可持续竞争力。
第十四,探索新模式。如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发展模式等。
第十五,探索新管理。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新时代,企业应积极主动地探索精细化管理、个性化管理、特色化管理、标杆管理、自我管理等各种新的管理形式。
- ·相关导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