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点2017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篇:服务千年大计 气象足音铿锵
这个冬天,北京常常蓝天通透、空气清新,令许多人喜出望外。持续五年之久的“蓝天保卫战”以这种方式向人们展示了其不俗的“战果”。回望2017年,我们发现这样美丽的惊喜并非个例。究其原因,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才是美丽中国渐行渐近的根本。
气候作为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活跃因素,是自然生态系统状况的综合反映,天气、气候服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科技保障作用,气象部门自然不能缺席。2017年,气象部门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为美丽中国建设保驾护航,贡献了有气象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踏出了铿锵的气象足音。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也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
这一年里,我们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关心人民群众的迫切期盼。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的雾霾成因专项研究中,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成为牵头单位之一,多个气象机构参与其中;环保部部长走访中国气象局,联手共谋生态文明服务保障,全国多地气象局与环境保护部门联合制作空气质量预报、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转型的信号,只有守护好绿水青山,才能使其变成金山银山。
这一年里,我们发挥部门优势,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针对雄安新区建设开展气候安全评估和通风廊道构建气象专题研究;配合环保部完成了京津冀及长江流域15省(直辖市)生态保护红线审定;联合国家认监委推进建立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制度,将气候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红利,助力农村地区脱贫攻坚……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气象部门积极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这一年里,气象工作者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围绕《巴黎协定》后续落实等重大问题组织多次咨询研讨,推荐21位中国专家成为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三份特别报告主要作者,派员参加波恩气候会议并圆满完成谈判任务……
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成为普遍共识,气象部门秉承这一发展理念,积极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这一年里,相关气象法律法规和气象评价指标体系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中不断完善和健全。中国气象局出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发展意见;多省出台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条例;《霾的观测识别》完成数据验证、试用及审查;《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制》等3项标准完成编制并通过审查。
气象综合监测服务能力及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能力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中不断提升。对港珠澳大桥建设开展的连续气象观测和评估结果填补了我国海上大型工程抗风设计参数空白;在生态质量监测中大放异彩的卫星遥感业务取得长足进展;对生态修复有关键作用的人工影响天气,其综合业务系统和物联网监控系统实现全国推广应用。
一批“叫得响”的生态气象品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运而生。第二届“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活动吸引了40多个县级政府和旅游景区申请;国家气候中心提出“中国(地理)气候标志”挖掘行动,开展全国气候资源普查;创建世界气象公园体系的构想出炉。
百尺竿头须更进一步。进入新时代,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建设生态文明已经上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气象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业务。我们将矢志不渝,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能力,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贡献气象智慧,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气象力量。
- ·相关导读
-